招生热线:158 2850 0080
 

首页 > 教育政策

158 2850 0080

中等职业教育分类发展的现实背景、设计思路与实践路径

来源:通航学院中职部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03.15

当前,职业教育在守正创新中实现了新的历史跨越,实现了由原来参照普通教育办学向相对独立的教育类型转变,进入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环节,现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中等职业教育内部各类学校之间办学定位不清,且存在交叉重复,不同类型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不明显;中等职业教育坚持就业办学定位,学生上升通道不畅;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不高,制约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技能型社会构建。文章将中等职业教育置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背景下,重点对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进行分析,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中等职业教育分类发展的设计思路和实践路径。                                技术学校

 


一、中等职业教育分类发展的现实背景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所谓社会转型,就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必然离不开整个社会系统,因此也面临转型,逐步由单一满足经济社会整体发展需求,向兼顾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体多样化发展需求转变;由单一就业功能向基础教育功能、个体发展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和民生功能等多功能延伸。基于此,文章在多样化需求的推动下全面探索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1.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驱动中等职业教育服务高技能人才培养。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扩大内需的核心要点在于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近十年来,有108种落后专业已经被淘汰,有1007种专业进行了升级或者补充,更新幅度超过70%。同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增大,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岗位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简单的岗位逐步被机器所替代,复杂的岗位需要人机协同完成。岗位技术含量提升,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可见,以往中等职业教育面向单一岗位,培养单一技术工人的办学定位面临巨大挑战。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这类人才缺乏关键能力、迁移能力和复合能力,难以适应岗位更迭和岗位技术含量提升的需求,已经不适宜社会转型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应通过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分类发展,拓展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多元化,使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逐步由单一就业定位导向转向服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教育。                                技术学校

2.个体多样化教育需求间接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多元。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个体教育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个体教育需求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受教育个体,基于个体现实生活水平和自身特点对教育做出的选择,呈现出一定的趋利性,即个体对于教育需求的强烈程度受教育收益的影响,并表现为一定的趋利避害,个体在进行教育选择时更倾向于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和个体利益的教育。尤其是伴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个体教育需求的趋利性愈加明显。                                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教育产生之初,教育需求更倾向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个体更多地选择能够就业的中等职业教育。随着社会整体受教育水平的上移,在学历社会趋利性需求的导向下,个体更愿意接受升学通道更顺畅、升学机会高的普通高中教育,而不愿意接受升学通道受阻碍、升学机会低的中等职业教育。就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而言,学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毕业后可以通过普通高考进入普通本科高校学习,还有机会进一步接受硕士研究生乃至博士研究生教育,毕业后在学历型社会可以取得较高的收入和获得较好的社会地位。普通高中毕业生如果考不上本科,最差也可以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学习,获得专科学历。中等职业教育受制于其就业导向的办学定位,毕业后大部分学生直接走向工作岗位,成为一名普通技术工人;还有一部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通过普通高考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获得专科学历;而仅有很小一部分人可以通过普通高考进入普通本科高校,获得本科学历。同时,还有一小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可以通过职教高考进入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然而,由于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不足,加之职教高考制度尚未完善,导致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上升通道窄化。在学历型社会,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难以获得较高的工资待遇和较好的社会地位。可见,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有待拓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分类办学,中等职业教育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体多样化教育需求,从单一注重就业转向兼顾就业和升学。                                技术学校

3.中等职业教育分类发展是缓解教育焦虑的重要突破口。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7.8%。马丁·特罗把高等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7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7年,相当于大学一年级水平,我国劳动力整体受教育水平上移。同样,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层次也不断上移,本科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到目前为止,教育部已批准32所学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并开始探索发展硕士、博士层次职业教育。

伴随着整个社会受教育年限提升,人们掀起了追求高学历的热潮,导致家长产生了教育焦虑。在我国现有教育制度下,孩子在早期教育阶段是否能够接受优质教育,直接关系到中考分流和高考后学生去向,教育不平等具有积累性。这进一步导致家长教育焦虑前移,将参加普通高考的教育焦虑前移至初中乃至小学。在我国高中教育阶段,由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优质教育资源有限,具体表现为优质教育资源集中于城市重点高中,导致非重点高中、农村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优质资源不足。尤其是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质量不如普通高中教育,且学生升学渠道不畅通,家长担心孩子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会失去接受本科教育的机会,导致家长的教育焦虑加重,表现为过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甚至影响了整个教育生态健康发展。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成才路径,让人人都能接受适合的教育,人人都能成才,是缓解教育焦虑的重要突破口。                                技术学校

 


二、中等职业教育分类发展的设计思路

 

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与普通高中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中等职业学校存在定位不清、交叉重复的问题。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从法律层面明确了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办学定位:服务多样化人才培养、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基于此,文章系统设计了中等职业教育分类发展的思路。

1.逻辑起点:确立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理念。一方面,受工具性价值导向的影响,以往中等职业教育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定位于培养面向单一岗位的技术工人,难以满足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服务高技能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的力量不足。另一方面,个体需求呈现多样化,个体升学需求愈加强烈;同时,个体技能提升、转岗转业等需求不断涌现。其中,最关键的是伴随着个体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整体受教育年限上移,个体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日益凸显,导致中等职业教育由单一就业导向转向升学导向,尤其是以升入普通高等学校为导向,背离了职业教育的初衷,异化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使中等职业教育在普通化进程中迷失了发展方向,失去了办学特色。当前,取消中职,办普通高中,教育分流推迟至高中后的呼声此起彼伏。然而,取消中职不仅不会减轻人们的教育焦虑,反而会增加教育焦虑。试想一下,如果所有的人都去走普通高考独木桥,而本科的录取率有限,还会有将近一半的高中毕业生考不上大学本科,这部分学生也没有一技之长,那么将如何走上工作岗位?况且,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学术型人才,还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两类人才缺一不可。基于此,升学教育抑或是就业教育的办学定位显然不能满足个体多样化的需求,也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综上,中等职业教育单一追求就业教育或升学教育,会挤压学生的选择空间。                                技术学校

以往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单一就业的功能定位已经不适宜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体多样化教育需求。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要兼顾国家需求和个体需求。这里的个体需求是指个体合理化的需求,即在确保学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两类人才的基础上满足个体升学、就业和社会服务等多样化需求。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应确立多样化发展思路,围绕字做文章。这个有多重含义:一是需求多样化。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体教育需求都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对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提出多样化需求。二是服务群体多元化。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结构由单一初中毕业生开始转向多元化群体,包括了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群体。三是学校类型多样化。基于多样化需求,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由单一化就业取向走向多样化办学定位,必然会催生不同类型的中等职业学校。技术学校,现代职校,成都职业学校,成都职业学院,职业学校,

具体而言,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存在,其职业属性决定了要坚持就业功能;同时,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要满足个体升学的需求。一方面,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升学比例不断攀升。调查显示,山东、江苏等地的中等职业教育升学率已经超过60%,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已经成为个体最为迫切的需求。另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发展也迫切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定位由就业转向兼顾升学和就业已是大势所趋。新时期,要进一步畅通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向上流动的通道,为其升入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继续学习提供机会,让中等职业教育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具有同等的升学机会。中等职业教育还要满足个人习得技术技能、实现转岗转业等多样化需求。技术学校,现代职校,成都职业学校,成都职业学院,职业学校,

2.具体设计: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分类发展。文章基于以上逻辑起点,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分类发展的思路,明确不同类型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定位(见图1)。


图片.png

第一,职业高中:以学生自由选择为前提,服务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职业高中是我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具有特定的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迫切需要需大量的中级和初级技术人才。1950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为适应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需求,可以创办中等技术学校。在这一时期,为激发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活力,职业高中应运而生。到1958年底,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达2085所,学生数增长至108.3万人,极大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可以说,职业高中为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进入社会转型期,职业高中单一就业的办学定位难以满足个体多样化需求,不适应性越来越明显,生源下降是其不适应性的直接体现。因此,职业高中亟须调整办学定位及发展模式。

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其一,办学定位转向。职业高中应以加强学生自由选择为前提,兼顾升学与就业双重办学定位。职业高中要尊重个体多样化需求,为学生尽可能提供公开透明的、个性化的招生及学习信息;同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升学渠道,帮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让个体在获取多样化信息的基础上自由选择是就业还是继续升学,这才能真正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理念。其二,发展模式转型。由单一关注普通高中发展或者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转向关注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协同育人。国家层面统筹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两种资源,搭建起普职融合发展的立交桥。首先,可尝试在职业高中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在初中生还未明确自身发展方向、未来学习专业和职业选择的时候,让学生先按照专业大类进行学习,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再进一步确定未来所学专业。同时,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最终实现职业高中内部多元办学定位:一是职业高中为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提供转入普通高中继续学习的机会。这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普通高考,进入普通高校继续学习。二是职业高中为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提供特色发展路径。这部分学生可以选择通过普通高考或者职教高考,进入高职专科院校、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继续学习。三是学习后劲不足的学生,可以选择直接就业或者参加职教高考,进入工作岗位或者继续在职业教育领域学习。其次,可从职业高中转型发展入手,探索综合高中试点工作。鼓励一部分硬件条件好、办学质量高的职业高中办综合高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发展路径。在课程安排上,探索多样化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兼顾学术型课程和专业课程,设置大量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第一年主要开设学术型课程,开设专业选修课程;第二年主要开设专业课程,开设学术型选修课程,引导学生实现科学、多次分流。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教师建议和家长期望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平时学业成绩和个性发展特点,统筹考虑多方信息数据,致力于推动学生做出最适合自身的选择。学生可在每学期末选择继续读普通高中课程或职业高中课程,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在试点的基础上,如果综合高中可行,可以进一步推广,推动一批职业高中向综合高中转型发展,成为高中阶段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学校,现代职校,成都职业学校,成都职业学院,职业学校。

第二,中等专业学校:以专业化发展为目标,服务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我国进入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智能制造的新发展阶段,需要大批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的积累性和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决定了仅仅依靠普通高中毕业生接受三年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难以培养出高技能人才。因此,单一办学类型、单一学制层次无法满足培养社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的任务,需要整个职业教育体系来完成,而中等职业教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基础性角色。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有关专业实行与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的贯通招生和培养,在法律层面明确了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建设一批优秀中等职业学校和优质专业,注重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具有扎实技术技能基础和合格文化基础的生源。在此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从单一就业导向就业与升学并重转变,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更多地衔接,服务于高技能人才培养。

基于此,可一体化设计中等专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和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支持在中等专业学校开展长学制培养,尤其是针对培养周期长、技能要求高的专业,可采用五年制中专、3+2中高职衔接、3+4中本衔接等多样化模式,按照专业大致对口的原则,一体化设计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等。此外,新时期,中等专业学校要实现深度专业化发展。所谓深度专业化发展是指,中等专业学校要紧跟区域产业发展需求进行专业设置,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充分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

第三,技工学校:以社会服务为导向,聚焦促进个体创业就业的办学定位。一直以来,技工学校注重职业技能培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技工学校2423所,每年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超过400万人次。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提出,国家采取措施,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全面提高产业工人素质。基于此,新时期技工学校应继续坚持以培养产业工人为己任,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从行业企业需求入手,以服务就业为导向,以促进个体职业技能提升为抓手,关注学习者在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职业学习自主权,为个体转岗专业、职业提升等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技工学校定位于服务就业,培养国家紧缺产业工人。技工学校的学习内容为岗位需求的技术知识和实践技能。技工学校可坚持差异化发展路径,将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与行业企业发展、企业岗位晋升相结合,激发企业员工参加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积极性。技工学校的课程要与职业标准相对接,采取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坚持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课程所占比例不低于50%,确保技能为先办学特色的实现。基于此,国家应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制定职业资格标准,明确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确保技能人才的质量,满足行业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同时,进一步挖掘技工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拓宽技工学校服务面向,推动技工学生生源多样化,既包括初中毕业生,还包括大量的社会在职人员、农民等,致力于促进个体职业技能提升,服务乡村振兴,把教学班办到村镇,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三、中等职业教育分类发展的实践路径

 

中等职业教育的跨界性决定了仅靠中等职业教育内部的变革难以实现分类发展,需要在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探索中等职业教育分类发展的路径,通过内提质量、外塑形象打通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多样化成长成才通道。

1.全面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满足个体多样化教育需求。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个体自由选择的基础是中等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办学质量、办学水平等方面能够与普通高中相协调。第一,实施办学条件达标工程,示范带动中职教育质量总体提升。集中力量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品牌专业,通过这些学校和专业的带动和辐射,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整体办学质量提升。第二,分类引导,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分类发展。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省级层面出台中等职业学校分类建设标准,编制分类评估计划,组建专家指导组,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分类发展,改善过去资源分散、效益不高、无序竞争的局面。同时,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持续优化专业结构,持续提升办学实力和效益。第三,以课程改革为抓手,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既要学好专业课,又要学好公共基础课。因此,应该根据不同类型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定位,统筹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职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建设,服务学生升学需求,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注重学生文化素质、基本技能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职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可分专业大类进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专业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技工学校要依据市场需求、行业企业需求,对标职业标准进行专业、课程设置,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满足个体多样化就业创业等需求。技术学校,现代职校,成都职业学校,成都职业学院,职业学校,

2.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畅通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成长成才通道。第一,探索以省域为主导的职教高考制度。新时期在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基础上,以省域为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职教高考制度,探索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使职教高考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招生的主渠道。《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可以看出,今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将会稳步发展,亟须建立面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专门高考制度。各省(区、市)可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分专业大类进行招生,各地结合区域发展需求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制定配套对口的升学职业技能考试大纲,探索形成突出技能、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的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体系,畅通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升学通道。例如,山东积极探索春季高考制度,2022年学生通过职教高考进入本科高校学习的录取率由6∶1变为4∶1,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升学深造比例超过70%。第二,探索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与专业硕士培养衔接贯通。一方面,中等职业教育升学渠道不能止步于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或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要进一步满足个体接受更高层次教育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打通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成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通道。具体而言,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可在毕业后直接工作,获取23年工作经验后可考取专业硕士研究生。应用型高校和普通高校可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专门组织招生考试,统筹考虑学生的工作经验与考试成绩,录取为专业硕士。例如,上海市积极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创新现代职业教育基本制度,目前已基本形成从中职到高职再到应用本科的纵向衔接、贯通培养体系,并开始考虑进一步打通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上升通道,开展应用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贯通培养试点,探索“3+2”读本科和”3+2+2”读硕士两种模式。

3.持续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重塑中等职业教育新形象。进一步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确保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接受优质适合的教育,确保学术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这也是构建技能型社会的必经之路。第一,增加资金投入。不同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需要更高的投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职业教育办学成本是普通教育的3倍。据《中华职业教育发展评价报告(2022)》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职教育经费2871亿元,占高中阶段教育的34.1%。同时,职业教育内部投入不均衡现象比较严重。截至20215月,14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了中职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生均标准从900元到8000元不等。因此,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要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第二,提高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国家层面要加大对企事业单位工资分配的指导力度,创新企业工资宏观调控指导服务,发布《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与工会和企业组织共同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引导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岗位和紧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倾斜。第三,深化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国家层面指导推动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工作,健全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和职业标准体系;确保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上具有公平竞争机会。第四,稳步推进技术技能人才表彰激励。进一步提高技能大奖获得者和全国技术能手的奖励标准,在相关评选表彰中向技术工人和高技能人才等一线工作者倾斜;遴选推荐高技能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组织开展高技能人才休假、疗养和交流研修。


徐晔,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基地博士后;宗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本文刊发在《教育与职业》杂志2023年第5期。

 

文章网站关键词:现代职院中职部,技术学校,现代职校,成都职业学校,成都职业学院,职业学校,成都中职学校,新能源汽车,中专学校,护理,成都卫校,中医,口腔医学,普职融通,国防教育,艺体本科,学校电话                    

 学校经四川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一所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校地处成都市双流区,毗邻牧马山风景区,地铁十号线直达,交通便利,校园优美,文化区,教学区,实训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规范合理,按班型开设有:本科重点班、国防教育、专科直升班、定向签约班、普职融通班;开设了汽车应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护理、口腔医学、幼儿教育、电子商务、会计、建筑工程施工、高铁、旅游服务与管理、法律事务、工商行政事务等专业。

招生热线 : 158 2850 0080             在线咨询 :1808225560